近期美方的态度,把特朗普政府的 “两面派” 本色暴露无遗,说一套做一套的毛病丝毫没改。
前阵子特朗普还喊着 “要和中国友好竞争”,又是取消对华 H20 芯片限制,又是边缘化对华鹰派。
7月美国众议院连续通过三项涉华法案,分别针对台湾、地图标注和城市外交。
特朗普还在白宫放话,要“解散金砖组织”。
中方只公布了一组数据就打在了美方的“七寸”。
三项法案,美方试图构建“新冷战框架”
7月第一周美国国会众议院高票通过了三项针对中国的议案。
外界关注最多的是那笔:5亿美元的对台军援预算。
这是“无偿援助”,资金将直接注入台军,用于购买“反登陆系统”和“无人机防御平台”。
几乎同时,美国国务院更新了对外使用的地图模板。
台湾不再被标注为中国的一部分。
虽然没有官方宣布“改变一个中国政策”,但这种操作就是在外交语言之外,用地图打破共识。
第三项法案的关注度较低,却是最系统性的动作:美方推动终止与中国城市的“友好城市”关系。
凤凰城、圣地亚哥、达拉斯等十多个城市,正在审查是否中止与北京、成都、广州等地的互访机制。
这更是从地方层面切断中美的柔性接触。
地方合作是中美关系中最后一层缓冲垫。
一旦这一层也拆除,中美之间将只剩硬对硬。
特朗普放话“解散金砖”,真实焦虑藏在货币背后
6月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闭幕。
会议通过一份关键协议:推动成员国之间使用本币结算,减少对美元系统的依赖。
48小时后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火力全开:“金砖国家试图摧毁美元,美国必须反击。”
他甚至提出要“推动解散金砖组织”。
美元不是纸币,是美国全球影响力的锚。
控制美元就能冻结别国资产、施加制裁、收割金融红利。
一旦美元失去绝对主导地位,美国的战略杠杆将大幅缩短。
特朗普知道这一点,所以他才急。
中方不打嘴仗,“减持+稀土”精准出手
面对美方“组合拳”中方没有发布“对等制裁清单”,也没有开大会批评美国。
外交部只说了一句:“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。”
真正的回应在数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根据美国财政部7月公布的数据:中国从4月起,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,总持仓降至7563亿美元,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记录。
曾经的“第一大债主”如今退居第三。
美债是美国的命门。
一旦关键债权国开始撤离,市场信心就要动摇。
而这还只是第一步。
中国打出“资源牌”,美军工企业感到压力
7月初中国商务部、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告:加强锑、锗等关键稀土金属出口管理。
锑、锗听起来陌生,但在美国军工系统里是“硬通货”。
导弹头、红外系统、夜视镜、半导体,全离不开这两种材料。
数据显示:锑出口同比下降88%,锗下降95%。
这种下滑不是“市场波动”,是政策管控。
中方没有宣布“禁运”,只是把审批流程卡得更紧。
堵住走私口子,收紧普通贸易,逐步建立资源“战略封锁线”。
这招一出军工企业叫苦连天。
雷神、洛克希德·马丁两个季度财报都提到了“供应链瓶颈”。
特朗普政府喊着“重返制造业”,却发现原材料都在别人手里。
中美关系已无“缓冲地带”,政策反复成最大风险源
特朗普政府一边喊“对华合作”,一边批量推出反华政策。
这种“表里不一”已经不是战术层面的问题,是结构性困局。
美方内部也有声音反思。
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在7月中旬发布报告,直言:“美国缺乏对华政策连贯性,正在失去全球话语权。”
报告指出:美方对金砖机制的打压、对地方合作的切断、对台海局势的操弄,正在加速全球对美元体系的警惕。
前国务卿克里也公开表示:“特朗普对金砖的敌意,短视且危险。”
而中方的姿态则始终如一:“谈,大门敞开;打,奉陪到底。”
四两拨千斤,才是真正的大国博弈
中方没有制造冲突,却在关键时刻出手,直击要害。
减美债、控出口、稳金砖,每一步都不高调,却极具杀伤力。
未来中美之间走向怎么样,没人能给出确定答案。
但有实力才有话语权,有定力才有胜算。
参考资料:
胖仔娱说2025-07-23三大反华法案通过!特朗普狂言解散金砖,中方仅一招打美“七寸”
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,股票交易配资,正规配资官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