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晚,全球投资者的手机被同一条消息刷屏,现货黄金价格突然直线拉升,暴涨超1.5%,强势站上3400美元/盎司!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价格同步飙升,报3411.14美元,单日涨幅高达1.57%。 国内金市紧随其后,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价冲上781.5元/克,周大福、老凤祥等品牌金店的首饰价格集体突破1000元大关,周生生更是标价1012元/克。
一夜之间,黄金再次成为财富风暴的中心。
这场暴涨并非孤立事件。今年以来,黄金价格一路势如破竹。2025年开盘时,金价还停留在2623美元,但短短半年,地缘摩擦与贸易战的双重压力将其推高至3400美元以上,最高时甚至触及3499.45美元,涨幅突破30%。
黄金的疯狂上涨,首先来自全球政治经济的“火药桶”被点燃。8月1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最终期限迫在眉睫,欧盟正紧急酝酿动用“反胁迫工具”对抗美国。与此同时,中东战火未熄,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油田遭袭导致石油产量锐减50%,俄乌冲突的阴影仍在盘旋。
另一大推手,是美元信用的松动。美元指数单日下跌0.6%,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.348%的一周低点。美联储内部“鹰鸽大战”白热化,理事库格勒坚持维持高利率,而沃勒却呼吁7月降息。
技术性破位更是点燃了暴涨的导火索。金价昨夜一举突破3377美元的关键阻力位,多头目标直指3440美元。散户的热情同样爆表,小红书“黄金理财”话题阅读量破10亿,Z世代疯狂抢购500元/克的迷你金条;而中国大妈们则在水贝市场“论斤扫货”,人均购金量同比猛增40%。
然而,真正的“大买家”还在幕后。全球央行已连续三年疯狂囤金,2024年购金量达1136吨,创历史第二高位。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,储备量攀升至2298.55吨,稳居全球第六。更惊人的是,95%的央行明确表态,未来12个月将继续加仓。
央行的购金逻辑,折射出全球货币体系的深层焦虑。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点出,黄金不受单边制裁影响,能有效对冲单一货币崩盘的风险。尤其当美国债务膨胀至35万亿美元,黄金的“硬通货”属性成为最后的信用锚点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更指出,央行囤金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共振,为人民币升级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提供实物支撑。
不过,这场黄金盛宴并非没有隐忧。高金价已开始反噬消费端,一季度全球珠宝需求暴跌21%,金条金币需求下降32%。国内金店柜台前,不少消费者看着每克超1000元的标签摇头转向投资金条区间。更现实的矛盾在于,当普通投资者疯狂涌入时,市场可能已过度计入避险预期。远东资信研究员张林发出警告,“此时追高,反而背离了黄金的避险本质。 ”
昨夜金价冲破3400美元时,纽约交易所的交易员们紧盯屏幕上一路跳升的数字,而深圳水贝市场的商家连夜调高报价牌。当贸易战倒计时的钟声滴答作响,黄金的暴涨或许只是动荡世界的又一个注脚。
证监会允许的配资公司,股票交易配资,正规配资官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